近日,第24屆“中國青年五四獎章”獲得者、中國女排隊長朱婷在網絡上公開發(fā)表一篇文章,經報道后引發(fā)廣泛關注。文章中,朱婷不僅寫到年少練球時的經歷,還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體會,“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,通向成功的路沒有捷徑,有時候甚至需要有一點‘傻’?!毖赞o懇切真誠,催人奮進向上,引發(fā)無數(shù)網友點贊。
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,朱婷提到最多的就是不打折扣地按照教練的要求去做。當她第一天進體校排球隊時,她的起點最低,但她始終保持好心態(tài),只要教練不叫停,她就繼續(xù)墊球不停下。正是靠著這股“傻”勁,她默默耕耘積累,踏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,也鼓舞著像她一樣追夢的人。
百般取巧,不如堅守如一。成功始終屬于那些踏實肯干,兢兢業(yè)業(yè)辛勤付出的人。少數(shù)投機取巧者,或是見風使舵,或是偷奸?;蛟S能一時蒙混過關,但遲早要露出馬腳,終將得不償失。朱婷口中說的“不打折扣”,其實就是這個道理。做事就要規(guī)矩行事,不要投機取巧,要沉下心來,從小事干起,從點滴做起,蓄積聚沙成塔、集腋成裘的韌勁,多下點苦功夫、笨功夫,這樣才能夯實前進的根基,確保行穩(wěn)致遠。
成功來不得半點虛假,須以腳踏實地奮斗為基石,以勤學苦練做支撐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奮斗不僅是行動,更是一種狀態(tài)。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曾經分享她打球的心得,“奮斗精神永不過時,她是到達夢想彼岸的諾亞方舟”。其實,郎平和朱婷都是中國女排的一個縮影。這支隊伍憑借奮發(fā)圖強、敢于勝利的堅毅,不僅為國家和民族爭得榮譽,更是振奮了好幾代中國人?!扒トf擊還堅勁”“亂云飛渡仍從容”,女排精神告訴我們:前進的道路奔騰不息,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涌,無論順境逆境都是風景,都能夠通過奮斗轉化為進步階梯。
從古至今,總有些人不愿踏實付出,沒有將心思放在做事情上。受封建文化“官本位”思想影響,有的人把官位看得很重,似乎這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尺。這種錯誤思想反映到當下,就是個別黨員干部,不能正確看待進退得失,或是不愿踏實做事,搞形式主義花架子、假把式;或是想抄個近道,把時間精力花在走關系、找門道,等等。從根本上講,是在理想信念上出現(xiàn)了偏差,不能正確認識成功的內涵。事實上,唯有為,方有位;要有位,必有為。《左傳》中記載了叔孫豹論不朽的故事,叔孫豹認為,只有做到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才稱得上不朽;而那些坐享高官厚祿之人,未見得能稱上不朽。
火總向上騰,人要往前走。做事情、干工作,并非沒有捷徑可循,但若為了走捷徑而放棄艱苦付出,便是本末倒置了。或許我們的天分很普通,所做的事情也很平凡,但勤能補拙,任何人都能干出不平凡的業(yè)績。有些時候,我們不妨多拿出點“傻”勁來,埋頭苦干實干,或許回過頭來再看,不折不扣、腳踏實地才是成功的捷徑。(陳麗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