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盛德在民長不沒,豐功垂世久彌恢?!庇幸环N人,無論離開多久,人們總是緬懷他、銘記他。這種人就是熱愛人民、服務人民、不忘人民的人。
周恩來同志說過一句很形象的話,“下山不忘山,進城不忘鄉(xiāng)”,這里講的“山”“鄉(xiāng)”指的都是人民群眾。人民是歷史的創(chuàng)造者,是真正的英雄,如果忘了,就是忘本。對我們黨來說,人民是最大的靠山,是執(zhí)政的最大底氣。離開了人民,我們就會一事無成。每一個共產黨人都要做到“下山不忘山,進城不忘鄉(xiāng)”。不忘人民群眾,要體現(xiàn)在實際行動中。革命勝利后,周恩來始終情系人民,乘公共汽車考察民情,站在迎風一面同群眾講話,請普通工人到家中做客,與服務人員同桌吃飯,到延安看望鄉(xiāng)親們……周恩來用自己的身體力行,為全黨樹立了不忘人民、服務人民的光輝榜樣。
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念茲在茲,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上。毛澤東把“為人民服務”作為追求,一輩子造福人民;劉少奇把“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忠實勤務員”作為座右銘,永葆人民公仆本色;鄧小平寫道,“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,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”,永遠與人民共命運;陳云說過,“我們不應該只知道向群眾要東西,更應該時刻注意為群眾謀福利”,始終貫徹群眾路線……始終不忘記人民,彰顯了革命先輩的初心。
“淮海戰(zhàn)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,渡江戰(zhàn)役的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。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都不能忘了人民這個根,永遠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?!焙芏鄡?yōu)秀黨員干部,譬如焦裕祿、谷文昌、楊善洲、廖俊波等,一生不忘人民、服務人民,不僅推動了事業(yè)發(fā)展,也贏得了人心口碑。
然而,也有少數(shù)黨員干部不懂感恩,不尊重人民群眾。有的官大一些,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,處處給群眾臉色;有的自以為是,總認為“馬高人自大”,盛氣凌人、高高在上,看不起群眾;還有的眼睛向上看,只考慮自己的升遷,不想著百姓疾苦。諸如此類,根子是丟了本色、忘了宗旨。
“下山不忘山,進城不忘鄉(xiāng)”,貴在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。在共產黨人心中,“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”。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,無論是抗擊疫情,還是抗擊洪水,很多黨員干部沖得上去、豁得出來,主動擔當、積極作為,只要有一線希望,就付出百分百的努力,用誓言和擔當詮釋了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為民理念。
不忘人民群眾,最重要的是把為民辦事、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,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,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?!皶r代是出卷人,我們是答卷人,人民是閱卷人?!眻蟠鹑嗣竦亩髑?,最根本的還是用實事好事說話。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(fā)展思想,多上民生項目,多搞惠民工程,才能讓群眾打出“高分”。
不忘人民、報答人民,發(fā)展才有旨歸,干事才有動力。共產黨人什么時候都要自覺向革命先輩、英雄模范、時代先鋒學習,自覺弘揚他們的精神、品德和風范,培養(yǎng)不變的公仆意識、厚植真摯的為民情懷,做忠誠的人民服務員,真正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,依靠人民創(chuàng)造屬于新時代的光輝業(yè)績。(桑林峰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