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官只要律己公廉、執(zhí)事勤謹、晝夜孜孜、如臨淵谷,便自無他患害。才是有所依倚,便使人怠惰放縱,不知不覺,錯做了事。
  ——《答吳尉》(宋·朱熹)
  ■譯文
  做官的人,想要保住自己的官位,就一定要做到嚴于律己、公正廉潔,工作勤奮嚴謹,白天黑夜都不懈怠,謹慎小心就像站在深淵和懸崖邊一樣,這樣自然就不會有什么禍害。如果自以為有了某種依靠(如有了靠山、取得了成績),就會使人變得懈怠、懶惰、放縱,不知不覺就會犯錯誤。
  ■解讀
  這段話出自宋朝著名的思想家、教育家朱熹的《答吳尉》。闡釋的道理是,當官任職需要做到嚴于律己、公正廉潔,而一旦失去敬畏之心、放松對自己的要求,做官做事難免越軌犯錯。
  現(xiàn)實中,一些領(lǐng)導(dǎo)干部剛參加工作時有理想、有抱負,能夠做到一心為公、廉潔自律。然而,隨著職務(wù)的升遷、權(quán)力的擴大,自覺春風(fēng)得意、忘乎所以,以致自我膨脹,漸漸丟失了“平常心”,做事做官越線出軌,直至犯錯、落馬才感慨“貪廉一念間,榮辱兩重天”,悔之晚矣。
  “梨雖無主,心中有主。”從政為官須銘記初心,廉潔奉公,常修為政之德,常思貪欲之害,常懷律己之心,即便身處“亂花漸欲迷人眼”的紛繁環(huán)境中,也能行得正、走得遠。
  (李晨 甘士蓮)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
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